行業知識
纜繩的歷史
纜繩具有抗拉強度、抗沖擊性、耐磨性、柔韌性和柔軟性等性能,用于系船的多股繩。要求具有抗拉強度、抗沖擊性、耐磨性、柔韌性、輕便性和柔軟性等性能。
早期的鐵纜繩是由W·艾伯特發明的,他是1831年到1834年薩克森的一名礦業官員。用于礦山的拖運和提升,優于馬強,所以很快在礦山推廣,并于1839年由l.戈登引入英國。
過去常用鋼繩、麻繩或棉繩;合成纖維出現后,多以尼龍、聚丙烯、維綸、聚酯等制成。合成纖維纜繩除了比重輕、強度高、抗沖擊性能好、耐磨損外,還具有耐腐蝕、防霉、防蟲等優點。比如尼龍繩的強度和耐磨牢度比麻、棉繩高幾倍,丙綸繩的比重比水小,可以浮在水面上,作業方便。
根據加工結構,化纖纜繩分為3股及多股絞合電纜和8股及多股編織電纜。3股電纜直徑一般為4~50mm,8股電纜直徑一般為35~120mm?;w電纜除了用于系泊船舶外,還廣泛應用于交通、工業、礦業、體育和漁業。根據特殊應用的需要,纜芯中還可以摻入金屬材料。
1.纜繩的儲存和檢查
海上航行時,不用的時候要把纜繩放在船艙里,整齊地放在格蘭迪恩板上,這樣有助于保持纜繩的干燥。車上的纜繩要整齊的放在車上,然后蓋上帆布蓋,避免陽光直射。注意被油、油漆或化學品污染的電纜,并遠離熱源。檢查電纜是否斷裂、磨損、退化或粉化,如果發現什么嚴重缺陷,應立即更換。
2.機械設備和照明的檢查和測試
檢查纜機、制動器、離合器工作是否正常,纜機卷筒有無銹蝕、油污,導向輪是否牢固,轉動是否靈活,攜纜作業區照明是否正常。
上一條: 纜繩的作用
下一條: 船用纜繩的性能與分類